查看原文
其他

潮州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

培涛 潮州自然教室 2023-11-23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的另一个名字更广为人知:禾花雀。这种美丽的小鸟因为人类的捕杀,如今已被极度濒危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潮州自然教室近几年的迁徙季找寻黄胸鹀均未果,终于在昨天,观鸟爱好者培涛首次在潮州观察到黄胸鹀。


黄胸鹀属小型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极度濒危物种。

黄胸鹀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但是在此之前潮州市一直没有记录到其它们过境的踪影。

梦与黑夜 摄

从长辈的口中,我们能了解到这种鸟在三十年前的潮州是非常多的,而近几年,潮州的观鸟爱好者们曾数次在市内寻找它的踪迹,可惜都没有发现。然而在韩江下游的汕头澄海区,近几年都有记录到少量的黄胸鹀过境活动。

因此我们相信潮州也一定会是黄胸鹀的落脚点,而意溪镇和江东镇的稻田一直是我们布控观察的重点区域。

2022年10月12日下午,笔者在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做潮州鸟类野外调查时,在一片稻田的杂草层中,观测到一群黄胸鹀,数量大约有15只。

至此,黄胸鹀也可以正式纳入潮州市的鸟类名录中了,目前潮州记录到的鸟类有285种,潮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从9种,上升到10种。

黄胸鹀隶属于雀形目鹀科鹀属,因其雄鸟胸腹部亮丽的金黄色羽毛也被称为金鹀。在广东一带,黄胸鹀会在禾田抽穗扬花时节集群活动于田野之间,因此被称作禾花雀。

它们繁殖于西起芬兰东至太平洋西岸约1,57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主要越冬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和南亚的东北部,每年春秋迁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发现他们的踪影。黄胸鹀的雄鸟在黄色的领环与胸腹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栗色胸带,翼上有明显白色肩斑;雌鸟具浅皮黄色眉纹,无栗色胸带,胸腹部黄色较淡。

黄胸鹀在成为极度濒危物种的路上,经常被人们与北美著名的旅鸽案例类比。它们都是曾经具有极其庞大的种群数量,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鸟类,而不幸的是,旅鸽一个世纪前已经灭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即使是一个多到足以遮天蔽日的物种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2004年以前,黄胸鹀一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然而黄胸鹀数量的急剧下降终究引起了科学家的警惕,在2008年将其列为易危,2013年升级为濒危,2017年正式宣布黄胸鹀为极危物种2021年黄胸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毫无疑问,黄胸鹀的减少与人类对它们的过度捕猎和消费是分不开的。但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黄胸鹀仍保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它们完全有能力产生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性状,避免重复旅鸽的悲剧。且该研究还表明,在大约147个世代之前,黄胸鹀的种群数量便已经开始下降,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近40年其种群数量才开始下降,因而除了人类捕杀,一定还存在其他重要因素持续威胁着黄胸鹀的生存。

随着我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的加强,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已出现恢复的迹象。加上社会各界为保护黄胸鹀而进行的各项积极行动,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看到黄胸鹀的身影。这次在潮州的出现,还有许多其他城市的首次记录和数量较大记录,也是黄胸鹀保护成效的一个好的体现。

推荐相关文章阅读:

被吃到极危的黄胸鹀,还有继续生存的机会吗?

黄胸鹀——从灭绝边缘到曙光重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